中國互聯網20年:互聯網大國的道路和責任
自1994年4月20日全面“觸網”到今年,中國互聯網旅程進入第20年。
中國接入互聯網20年,成功擁抱互聯網時代。從web1.0到web3.0,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道路清晰并獨具中國特色。
截至2013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6億,國內域名總數1844萬個,網站近400萬家,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中國占有三個席位。
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
“863計劃”啟開互聯網之門
1980年代,世界高新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在同時期美國總統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前蘇聯提出了“高科技發展綱要”,法國的“尤里卡計劃”,以及日本出臺“今后十年科學技術振興政策”。1986年3月,鄧小平批復了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王大珩等四位科學家撰寫的《關于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此后國家制定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這便是863計劃的開端。
計算機及互聯網科技作為新技術浪潮中的代表,在“863計劃”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1986年10月,中央決定撥款100個億。支持力度大大超出了預料。
時任中國機械電子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的王運豐等一批科研人員意識到建立國際互聯網通信信道已經是迫切需要。當時中國尚未成為國際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的成員,國內的計算機只能借道外國進行中轉才能通達國際網絡。但西方國家設置的壁壘使得王運豐他們很難獲得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冷戰期間復雜的地緣政治與國際關系,造成了中國長期與國際前沿科技隔絕,中國互聯網在邁出決定性的一步前就遇到了重重困難。
加入互聯網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科研工作遇到重重阻力的時候,王運豐想到了他結識的聯邦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教授維納·措恩,他是發出西德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德國互聯網之父”。
兩人在聯系后隨即商定開始籌建中德之間的互聯網連接,并確定中方合作單位為機械電子工業部下屬的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研究院,從此通信信道建設迎來轉機。
1987年7月措恩教授從西德帶來了可兼容系統軟件和一整套工作小組,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研究所的硬件才具備了和國際網絡連接的條件,建設中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成為可能。
當時王運豐所在的研究小組開始在一臺西門子7760大型計算機上做反感設計和實驗。當年9月20日20:55,操作人員按下發送鍵,緊張的等待之后,屏幕上顯示“發送成功”。這封寫有“越過長城,走向世界”內容的郵件,是中國第一封本土發出通向國際互聯網的郵件。
幾天后國外的科學機構向中國表示祝賀的郵件發送了回來,中國終于可以直接和歐美幾乎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信息交流了。
1989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主持,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實施的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項目,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范網絡(NCFC)正式立項。主要目標就是搞好NCFC主干網和三個院校網的建設。這個網絡建設成為以后中國接入互聯網的基礎網絡。
1990年11月28日,錢天白教授代表中國正式在國際互聯網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并且從此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從此中國的網絡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中國CN頂級域名服務器暫時建在了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當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管理著國際互聯網。中科院向美方提出聯入國際互聯網時,對方沒答應。答復是:這個網絡上有很多美國的政府和軍事部門,不太想讓中國接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首席科學家毛偉說。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戶舉行的國際網絡會議年會上,中方提出接入互聯網,但被告知,由于網上有很多美國的政府機構,中國接入互聯網有政治障礙。
在1993年3月,中國部分連入互聯網的第一根專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AT&T公司的國際衛星信道接入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的64K專線正式開通。專線開通后國家大力配合并投資30萬元,使各個學科的重大課題負責人能夠撥號連入高能所的這根專線,幾百名科學家得以在國內使用電子郵件。
1994年4月初,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胡啟恒代表中國重申連入互聯網的要求并得到認可?!拔覀円髧鴦赵号鷾饰覀兇碇袊ゼ尤脒@個互聯網。國務院立馬就批了,并且授權我們?!焙鷨⒑慊貞浾f。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過美國Sprint公司連入互聯網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
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互聯網的國家。
互聯網改變中國
伴隨著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誕生了多個中國互聯網的首次,這些“首次”切切實實地改變了中國?;ヂ摼W每一個階段的發展與中國時代的演變已經交融在一起,無法分割。
1994年5月21日,在錢天白教授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協助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服務器的設置,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服務器一直放在國外的歷史。
從1993年到1996年,四大互聯網主干網的相繼建設,開啟了鋪設中國信息高速公路的歷程。中國科技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以及主要提供專線集團接入和提供個人上網服務的金橋信息網在1997年10月實現了互通互聯。
1995年,北京中關村南大門處樹立起了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這是中國第一家立足大眾信息服務、面向普通家庭開放網絡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商瀛海威的廣告牌。
政府方面也在積極參與互聯網的建設與管理。1996年2月1日,國務院第195號令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這是首次在法律層面對接入國際互聯網加以規范。
中國第一家網吧、第一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人民網等多個